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调教三国 > 第129部分(第1页)

第129部分(第1页)

老头子点了点头,似乎比较满意,却问:“为何到了三年级,科目非但不增加,反而只让学生学习一门选修课?”

吕晨又说道:“老先生有所不知,这一门叫做‘专业科目’,是学员的主修科目,届时,期地位将相当于必修课。当然,至于选择哪一科,完全由学员们自己决定。毕竟,我相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没有人能够学会所有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专长!”

庞德公继续点头。

庞统一脸心塞地望着自家叔叔,庞德公见了恍然大悟,骂一声没出息,庞统就陪笑着开始跟小喵抢包子。

“好一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庞德公慨然抚掌,却道,“农学固然重要,但无需作为必修科目,老夫窃以为,只需将儒学一道作为必修课便好,格物和法学更是与治国之略无所助益,列到必修课中才行。”

“老先生,我跟你的看法不同。”吕晨连忙反驳。

“老夫看好你新设立的诸多科目,也知晓其中利害,每一个科目都有其特定的用处,但,无论如何,也不可与儒学相提并论!”庞德公态度很坚决。

庞统深知自家叔叔的固执,所以,同情地看了吕晨一眼,继续啃包子,坚决不发言。

“古人有坐而论道,我也相信真理越辩越明。所以,小子想跟老先生辩论一番,谁有道理就听谁的,如何?”吕晨笑道。

“可以。”庞德公笑了笑,其实,他刚才只是那么一说,毕竟,他已经答应做院正了,也就等于变相同意了吕晨的方式,刚才提起,只是一丝抱怨而已,没想过吕晨会答应。

“先说农学,我华夏一族以农为根基,若无农耕,则无法养育远多于异族的人口,也就无法承载如此浩瀚的文明。并且,我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在进步,人口也在增多,这是相辅相成的。”吕晨道,“先生以为然否?”

“诚然。”庞德公道,“但,农桑乃仰天吃饭,天意难测,如何可以学术解决?”

“老先生是不信鬼神的,我知道你的话其实意思是天气的变化,是影响收成的最主要因素,对吧?”吕晨见庞德公点头,才继续说道,“但,你可知道,我小院中有一处暖室,可冬季种出春夏作物,反之亦然,这点士元知晓,待会儿老先生也可与我回小院查看其真伪。”

庞德公明显震了一下,看了看庞统,见侄子点头,表情更加骇然。

“故而,我相信人定胜天!”吕晨道,“此外,水利、农具、作物品种、耕种方式,都是农学的探讨范围,古有大禹治水,还有犁、锄头、镰刀等发明,这些都是农学,想必,老先生不会对这些的作用表示怀疑吧?所以,农学,就是在研究利用并改变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并且,提高改进耕作方式、工具和种子,提高收成。民以食为天,我相信,只有天下百姓丰衣足食,才能天下太平。老先生定然恨死了祸乱汉室江山的黄巾贼,然则,先生可知他们为何早饭?有且只有一个原因,没有饭吃!”

庞德公沉默了,捻着胡须若有所思。

吕晨乘胜追击道:“故而,无商不富,无农不稳,天下之安危全系农业之上,如何不能称为必修科目?”

(最近一直在用ipad码字,省略号到了电脑上,总会变成??,两个问号,我也是醉了……大家谅解一下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论必修科目的必要性

“无商不富,无农不稳。〖〗頂〖〗点〖〗小〖〗说,w¢ww。23¢wx。co◇m”老头子念叨着这句话,没有再纠结农学的必修课地位。

“学而优则仕,许多士子心中的抱负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许多士子,尤其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很多对于农业一窍不通不说,甚至还从心底瞧不起农民,认为他们是猪狗奴仆之类的存在。所以,我开农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士子们学习农学,了解农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农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让他们尊重农民了解农民正视农民,希望以后像黄巾之乱这样的惨剧不要再出现。”

吕晨狠狠咬了一口羊肉包,补充了一句:“没有农民,上哪儿吃包子去?学蛮夷茹毛饮血吧。”

庞德公微微叹息,显然,吕晨对黄巾贼的看法,让他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他这才发现不仅自己,甚至自己认识的大儒们,也从来没有从这个方面考虑过。他们只是将黄巾贼视为洪水猛兽,却从来不曾想到,他们揭竿而起,却只是因为一个及其微小的愿望——吃饭。

“说了农学,我们再说法学。”吕晨继续侃侃而谈,“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矩不成方圆,天地有其法则,四季有其规律,故而春耕秋收,百姓才能得以生存。国家自然也要有自己的法规,看一看蛮夷和我汉人的区别吧,在他们那里,强者为尊,弱肉强食。弱小,就会成为别人的奴隶甚至食物。强大则可以奴役万千子民。不怕老先生笑话,我几个月前打仗的时候,莫名其妙抢了一个匈奴女人。是个女扮男装的匈奴公主,她叫乌珠,想必你也听说过。我并没有限制她的自由,可是,她并没有离我而去,反而觉得成为我的女人理所当然,甚至。最近还开始养殖牛羊马匹。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觉得我很穷,而我很穷就是她不够勤劳的注解,于是。拼了命地养殖牛羊和马匹,听说,前几天两只小羊羔淹死了,她哭了整整一宿。然后把羊羔烤来吃掉了。在她看来。金银钱帛都不是财富,真正的财富是牛羊战马和牧民,牛羊多,就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足够的食物可以养育足够多的牧民,而牧民配上战马,就是实力!在草原上,争夺草场和牛羊、人口。靠的是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汉天下也差不多。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但是,先生必然知道,几十年前的大汉不是这样的,至少表面上不是如此,因为在太平时节,国家有着法律约束自己的子民,耕者有其田,便不会产生动乱,而国家的法律保障了他们耕作的权利,不会被别人掠夺,他们就能祖祖辈辈安心生活下去。小到欺诈、抢劫、偷盗等都有相应的处罚,大到杀人、叛变、通敌,也都有相应的惩处。故而,人们心中拥有一个尺度,虽然说犯罪无法杜绝,但是律法 ;存在是一种威慑,也是一道枷锁,大大提高犯罪成本,额,你能理解吧?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有一句话叫乱世用重典,便是如此,乱世通常道德沦丧律法形同虚设,这时就更能体现出律法的好处了。”吕晨下了结论,“圣人的道德,只能约束有道德的人,但是天下不学之人更多,且人皆有贪欲,谁能约束?唯有律法!故而,道德固然重要,它是律法构造的基础,却绝对无法取代律法。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你准备怎么用道德去惩罚他?画个圈圈诅咒他么?所以,一个官员如果连律法都不懂,不理解,如何掌管子民?”

“乱世用重典?法学可设为必修科目,那格物呢?我观其虽然颇为精妙,但却与天下安危关系不大。”庞德公又问道。

“格物致知。”吕晨微微一笑,这个是最简单的,“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是,我却以为,圣人的第一句话非常正确,第二句话也很有道理,可是,第二句话却并不全面。因为,许多事情是人们根本不知道的,不论你我还是圣人,都不懂,我们去问谁?”

“大贤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如何会有不知道的?”庞德公道。

“那老先生知道后五百年吗?不说五百年,你知道一年后,天下纷争会走向何方吗?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吕晨心想,本来我是知道的,但是,历史好像因为自己的到来,有些跑偏,吕布没死,公孙瓒没死,张扬也没死,变化太多了。

“那只是因为,你我都并非大贤。”

“可是,有些事情,是大贤也不知道的。”

“何事?”

“人能言,鸟能啼,兽能叫,虫能鸣。但,声音的速度几何?先生可知?大贤可知?”

“当然是最快,我一开口,你就能听见,至快之下,谁人能解其速度?”

“不是。先生可曾在夜晚观过雷雨?电闪于前而雷鸣于后,为何?难道是先电闪后雷鸣吗?不是,因为光线比声音的速度更快。或许老先生并不认可电闪雷鸣是同时发生,那么我可以用另外一个事实来证明。先生见识过我雁门的火药炸弹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