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虎魂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真正忙年的序幕是从腊月二十三拉开的,孩子们扳着手指数着日子,在迎接年的忙碌中跑来跑去。大人们起早贪晚,杀猪、杀鸡、做豆腐、做粘饽饽、蒸馒头,所有的工作都要在春节前完成,以便保证正月里只是吃喝玩乐。腊月二十三以后每天都有固定的日程: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糊墙斗,三十晚上玩一宿。腊月二十三这天,供品里必不可少的是灶糖。夜幕降临,赵家大院的男主人恭恭敬敬将灶王像取下来,用灶糖粘一粘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嘴,以免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说坏话。然后在灶坑前焚香、烧纸,把灶王爷像和秫秸扎制的车、马、鸡犬等物和喂牲口的草料一起焚化。赵前跪在供板前,大声说:“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拿着糖葫芦当干粮,去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少讲。”

除夕到了,一早起来赵金氏就正告孩子们:今天过年了,多说吉利的话,不许打坏东西,要是打了碗赶快说碎碎平安,云云。在热烈又略显局促的气氛里,赵前吩咐大儿子:“今年的对子就你写了。”

赵成华深感意外,因为家里已经准备了春联,就推说自己的字丑,不敢在圣人面前卖弄。父亲认真地看了看赵成华,话中透着不悦:“吆嗬,挺有学问的嘛,学会卖关子了。”

赵成华问:“那,那词儿呢?”

“你定!”父亲的大手一挥,转身而去。赵成华一边研磨一边推敲,春联的内容有套路:无非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赵成华把裁好的红纸平铺在炕桌上,拿笔在半空比划了一阵,良久才饱蘸浓墨悬腕运劲。早饭后,家家户户忙着贴灶王像贴对联,红彤彤的对联张贴于院门、房门、米仓、牲口圈甚至大车架上,映衬着皑皑白雪鲜艳夺目。赵前逢人便炫耀说:“呵呵,俺儿子写的哩。”

年三十最重要的仪式是供灶王、祭祖和迎财神,各家都要将事先请来的“灶王”神像贴在锅灶上方的墙上,旁贴对联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贴:“一家之主”。神像下面设一供板,上放香炉碗、烛台和供品。赵家是有钱人,烛台香炉自是与众不同,烛台和香炉都是锡制的,有耳有腿,擦得银光闪亮。农历除夕下午开始祭祖,在正屋北向的墙壁上方有木制小祠堂,红纸中央竖书“供奉赵氏门先远三代宗亲之位”,上方写有“慎终追远”的横批,两侧贴“祖德千年远,宗功百世昌”的对联。赵家的规矩是三十晚饭时给祖宗上供,祖宗牌位前摆一张八仙桌,点燃三炷香和一对二斤重的金字红蜡烛。祭祀的供品有荤有素,荤菜为熟整鸡一只、整方猪肉一块,皮肉在上并染红,素菜是粉条一碗、豆腐千子一碗。供品摆到子夜前,赵前神色庄重地将去年的祖宗牌从墙上神龛请下来,连同纸制的金银财宝一并于供桌前焚化,然后毕恭毕敬地将新祖宗牌放于牌位之处。

第十二章(5)

赵家大院的大门口悬挂着一对纱灯,前院地中央高高耸立着灯笼竿,其顶端扎着翠绿的松树枝。炕上头是一盆通红而炙热的炭火,室内暖意融融,女人们开始剁馅和面包饺子。老金太太忽然摆脱了混沌的神态,颤颤巍巍地吆喝外孙们洗脸洗脚,她把小孩子摁在脸盆前,说一冬天没洗了,年三十洗了全年都干净,边洗还边数落:“你看你的脖子,快赶上车轴了,漆黑漆黑的。”

接近半夜时分,赵前率领他的儿子们去接财神。成华、成国提着灯笼跟着父亲来到北门外,将财神码子(神像)和纸箔烧掉,放些鞭炮,按照皇历说的财神方向叩头。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红灯高悬,大红灯笼在寒风里摆动,渲染着除夕之夜的喜庆气氛。一回家门,女人们齐声问:“接来没?”男人和半大小子高声答道:“接来了,财神接来了!”

灯光透出女人们煮饺子的身姿。煮水饺要想问熟没熟时就说“挣了吧?”另一个回答:“挣了!”即便饺子煮破皮了也不得说破了之类的话,也得说挣了。煮熟了的饺子,先捞出两碗放在祖宗供桌上,摆两双筷子倒两盅酒。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跟父亲去院子里放鞭炮。

年夜饭后先要祭祖,地上铺着地毡,由赵前领头,按照先男后女和辈分长幼为序,给祖宗牌叩头。金氏搀着母亲坐在八仙桌旁,从赵前开始全家依次叩头给老太太拜年,而后孩子们依次给父母叩头,最后是弟妹向兄姊鞠躬。

在赵家子女的记忆里,最快乐的莫过于涮火锅。正月初八太令人心驰神往了,看着父亲笑眯眯地找来铜火锅,孩子们无比激动。一年当中,惟有这一天,儿女才有可能和纡尊降贵的父亲同桌吃饭。赵家人口多,要放上两张炕桌才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和父亲共餐的运气。精心准备的佐料一一摆到炕桌上去了,鲜红的辣椒,粉红的腐乳,葱绿的腌韭菜花,褐色的芝麻酱,看着就让人满口生津。铜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烧开了,孩子们忘掉了拘谨,在母亲的指挥下,七手八脚地放进酸菜、白菜、粉条、猪肉羊肉、冻豆腐和血肠。冻豆腐在雪里埋了好多天了,冻得满是网眼。经沸水一煮,更显金黄娇嫩,咬起来竟然有肉的感觉,有股热气直通丹田。最好吃的还是血肠。血肠切成了薄片,里面的猪血,外层是猪肠,煮熟后颜色红白相间,猪血细嫩如泥,猪肠柔韧耐嚼,吃来奇香。见大家吃得兴高采烈,赵前发话了,大声地问:“好吃么?”

筷子纷飞,孩子们忙不迭地回答:“好吃,好吃。”

赵前滋溜抿上一盅酒,启发道:“好吃的东西哪来的?”

赵成国鬼精,口中呜噜说:“爹挣来的呗。”

赵前很高兴,脸有些微红,不禁感叹说一家老小,能吃上火锅,不是天仙的日子是啥?还叮嘱道:“等我老了,你们就请爹吃火锅!”

桌面上的孩子手脚忙乱,头点得像啄米鸡似的,一致表示:长大了要好好孝敬爹。

快乐的日子总是飞快,一眨眼正月十五要到了。赵金氏吆喝二闺女、三闺女几个准备蒸面灯。大家情绪高涨,闲着无事的韩二丫也想搭手。赵金氏冷冷道:“还是歇着吧,可别磕碰着肚子里的宝贝。”

蒸面灯有金银铜铁四等:用黄豆面蒸的叫金灯,白面做的叫银灯,苞米面做的叫铜灯,荞麦面做的叫铁灯。赵家大院的女人们做四样蒸面灯,为图个齐全吉利,每种灯做十二盏。做面灯先得和好面,然后用面捏制成灯的形状,自上而下一般分灯碗、灯身和灯座三部分。捏面灯和包饺子一样,千人千样,每个人的作品都不尽相同。依惯例,赵家制作的面灯高矮二寸半,粗细一寸多。为了区别各个月份,在灯碗口边捏出一至十二个小角来,如果灯碗口上有三个小角那自然就是三月灯了。赵金氏还搬弄手指算了一番,按照全家人的属相,分别做了狗、猴等大小十三盏灯。其实金氏少做了一盏,那就是弟弟金首志的灯。金首志远在天边,谁知道他是不是拖家带口,再说了弟弟姓金,而自家姓赵。

按照属相,最难做的还是老金太太和丈夫的蛇灯,弯弯曲曲的模样甚为难做,赵百合一个劲儿地嚷嚷“这是大龙啊。”细心的韩二丫不吭声观察大娘子的举动,心里感觉很安稳:赵家男女主人、七个儿女加上金老太一共十一口人,出了门的大闺女赵玫瑰不在此列,另外的三盏里一盏牛灯两盏狗灯。韩二丫乖巧,她知道那个牛灯是她的属相,说明已经接纳她为家庭成员了。两盏狗灯啥意思呢?韩二丫偷偷地看了看大娘子,哦,一盏狗灯是自己怀里的孩子,那另一个莫非是大娘子肚里又有了?

女人们将捏好了的面灯放锅里去蒸。掀开锅盖时,赵金氏伏在灶台上观察大锅里面各月的面灯,好半天才说了声:“六月连雨吃饱饭!”锅里面的蒸汽很快升腾飞出门外,赵金氏指着灯碗里的水说:“春天有点儿旱,六月雨水就补回来了。”女主人观察灯碗,认为新的一年总体上是风调雨顺的,扭身对着赵冰花说:“看见没有?这个苞米面的灯碗里水多大,今年的粮食收苞米啊。”于是大家伙欢呼着,七手八脚地趁热往灯碗里插灯芯儿,再灌上豆油使灯油、灯碗和灯芯凝结成一体。

正月十四到十六,关东的习俗是家家户户挂灯笼,灯笼的样式多样,灯笼杆上挂的是红纱蒙面的宫灯、鲤鱼灯、走马灯,街头耍的是龙灯,路边供的是冰灯,反正元宵节是光明的节日。赵家的女人孩子都欢欢喜喜地地在院子里放灯,她们把面灯点着放到窗台上、炕沿边、柜顶上、箱子盖上;一月灯要放在正屋祭祖的供桌上面,二月灯放门外,三月灯放在石碾子跟前,十月灯放在仓房粮食囤中;还有属相灯也要各就各位,龙灯放在碾台上,虎灯放在磨盘上,马灯放在牲口圈……盘腿坐炕的老金太太咧开没有了牙齿的嘴笑着,她看见一盏灯花的火苗子一爆,竟孩子般地鼓掌。说:“翠儿呀,今年有喜事呀,看看是几月份来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