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不起太监,要不是因为出境不得不和孟冲联手的话,高拱不会给任何一个太监好脸色看。高拱不屑和太监交往,更不会和太监有任何关系,不会用太监用过的东西,更加不会喝孟冲这种老太监喝过的茶杯。可是现在的高拱心思不在这里,频频出错让一边的张居正也看出了一些问题。张居正知道是自己承担责任的时候了,不然大家都会乱的。张居正不但是未来的内阁首辅,更是这里最有主张的人,不然隆庆皇帝不会让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李贵妃毕竟是一个女人,孟冲和冯保只能算是半个男人,高拱毕竟老了,所以只能由张居正承担起来。
张居正一边安慰李贵妃,不,现在应该称为李太后了。一边张居正分析情报来源。渐渐地大家心情平静下来,毕竟这些人都是经过风雨的政治人物。在确定情报的可靠性后,就是决定如何化解危机了。张居正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公开,更加不能忽视,唯一的办法就是私下暗中解决问题。既然不能公开,这件事情不但要保密,而且要秘密进行下去。
李贵妃,不,现在是李太后了。她不愧是一个女中豪杰,涉及到她和孩子的事情会让她手足无措,但是冷静下来后她比任何人都清醒。李太后不但支持张居正的想法,而且决定大家通力合作,一起度过这个难关。为此孟冲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个能让他重新获得主子信任的机会。虽然他不可能霸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不放手,但是只要李太后或者张居正看好他的话,孟冲将来有希望留在内廷。只要孟冲不被驱赶离开京城,孟冲就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孟冲主动要求去事发地点,暗中确定事情的真假,同时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恶化。
李太后也知道冯保不能随便离开京城,张居正的人不可能接触到对方的核心人员,高拱的人更加会引起对方的人的怀疑,孟冲的主动示好是一个机会。利用孟冲的宦官身份,李太后在给孟冲一个内廷信使的招牌,不但可以就近监控局面,而且可以第一时间控制局面。只要孟冲能够牵制住对方,只要孟冲能够迷惑住对方,张居正和冯保联手就可以在京城拔掉钉子,调动人手对付对方。高拱和张居正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不过孟冲一个人完不成这么重大的任务,而且孟冲的机灵程度也不够。
这时候李太后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她十分不想提及的人。不过这个时候她觉得这个人很合适,应该第一时间利用起来。当她把这个人的名字说出来的时候,在座的各位露出了十分古怪的表情。首先是刚刚还在表忠心的孟冲,当孟冲听到这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孟冲的表情好像吃到了一只苍蝇一样。吐不出来又不想咽下去,不但尴尬而且十分狼狈。一边的高拱也十分的不自然,又一次拿出了杯子,不过这一次他拿了另一边冯保用过的杯子。因为冯保比孟冲年轻,太监总有一些小癖好,所以冯保身上有一股子香味。高拱喝下茶水才感觉到不对劲,看了看杯子,闻到了杯子的香气,这才意识到他喝了冯保用过的茶杯。高拱这一次终于忍不住了,他转头吐出已经喝下的茶水,却把茶水吐到了孟冲的身上。这种狼狈要是换做了平时,张居正和冯保指不定会怎么笑话高拱,可是现在张居正和冯保都没有心情看笑话。冯保和张居正不去理会高拱的尴尬,他们有意无意地对望了一眼,有马上各自回避了对方的目光。要是在平时的话,高拱和孟冲一定会有所察觉,说不定会说这两个人有问题,可是现在孟冲和高拱都没有发觉到这一点。
李太后说出这个人的名字后,把目光看向了张居正。张居正虽然尽力克制,但是依然有点不自然,李太后不但看见了张居正的表情,也刚好看见了冯保的表情。李太后对张居正需要保持礼貌和恭敬,但是对于冯保却不用这么做。李太后瞪了冯保一眼,冯保马上知道到了自己说真话的时候了。不然老板娘不高兴了,吃苦受累的人一定会是自己。
冯保一咬牙说出了这个人的行踪,这个消息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不过张居正的惊讶是装出来的,其他几个人的惊讶才是真的。不过冯保马上发现,在座的所有人都是演技派的,其实这个人的行踪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掌握。冯保只好顺应各位观众的表情,当做大家不知情的样子上报这个人的行踪。
不久之后一系列的命令下达,这让外面不知情的人有点意外。首先是孟冲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被免职了。大家以为孟冲一定会下来,却没想到李太后会这么快的撤换司礼监掌印太监。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职务的人当然就是冯保了,这是大家谁都心里有素的事情。不过孟冲并没有被安排去凤阳或者南|京养老,也没有被李太后下令留在京城看押。李太后给了孟冲一个好差事,让孟冲代表皇室去慰问藩王。隆庆皇帝忽然过世,朝廷一边让小太子登基当皇帝,一边向各地的藩王报丧。张居正的意思是让各地的藩王留在封地,不用来京城了。孟冲这一次出京,不但是慰问各地的藩王,更是向藩王们转达朝廷和皇室的意见。这是一个传统,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不过对于钦差算是一件美事。宦官平时难得离开京城,没有旨意是不能私自出游的。孟冲捞不到出京的机会,进宫这么多年了,总是没有机会公费旅游。现在他虽然当不成司礼监掌印太监了,但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去四处走走,这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差事。
第三十四回 巧辨真假三十四
第二个命令也是十分的蹊跷。高拱这个已经不管事的内阁首辅竟然被李太后以小皇帝的身份重新启用了。高拱将要出来和张居正这个内阁次辅分权了。这对任何一个朝中官员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张居正并没有阻拦,也没有暗示手下人要针对高拱,这让更多的人看不懂张居正。是张居正硬不过李太后,只好让高拱回来?还是张居正以退为进,想要高拱这个前辈好看?还是高拱抓住了张居正什么把柄,比张居正不得不放出自己?还是张居正和李太后有了什么矛盾,李太后难道不相信张居正了?
第三个命令令大家马上清醒了,李太后真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李太后派人斥责了冯保,理由是京城风言风语太多。冯保这个特务头子没有当好,至少没有做到让老百姓乖乖的。所以冯保已经下令东厂和锦衣卫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普查,主要打击对象就是多嘴多舌的太监、官员和不安份的老百姓。李太后生气了,冯保挨了骂,东厂和锦衣卫就亮出了屠刀,看来这一次又要死不少的人了。
第四个命令令大家不解,李太后要清查国库。国家有多少钱,户部有明帐,但是李太后一定要清查国库。这就代表李太后不相信户部的人,看来新一轮的官员调动就要开始了。其实清查国库不是李太后的意思,而是张居正这个未来内阁首辅的意思。利用这个机会把家底调查清楚,同时做好打仗的准备。也是为了将来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后,更好地控制家底做好准备。
第五个命令更加令人费解。李太后得到内线报道,御马监掌控的禁军已经多年没有实战训练了。禁军作为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本来应该时时刻刻做好战斗准备的。可是这么多年来没有打仗,禁军的素质是越来越不行了。李太后得知之后很生气,下令禁军马上做好实战训练准备。一些内行人自以为聪明,说出了一些外人不知道的真相。原来李太后的父亲李清,也就是隆庆皇帝的老丈人,小皇帝的亲外公,刚刚被任命为禁军统领不久。可是这只不过是一个虚衔,李清不可能越过御马监控制军队。看来这个李清没有这个觉悟,想利用这个机会控制禁军。李太后也不好不给自己父亲面子,随便给了一支军队,任由她父亲去折腾去。什么训练,什么实战演练,都是假的,其实就是让武清侯李清过一过当将军的瘾。好让这个半老国丈将来吹牛的时候,有一点资料和底气。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孟冲已经启程了。这一次他不但要尽快赶到目的地,企图牵制和迷惑对方。而且他怀里还有一道特殊的指令,一道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命令。他要尽快赶过去和人接头,把怀里的命令顺利交给这个人。这样的话他才算完成了任务,这件事情关系到孟冲未来的命运,孟冲绝对不敢马虎。
才短短三天时间,孟冲已经来到了目的地不远的地方。不过这一次孟冲是私下行动,钦差队伍还在通州附近。孟冲给了钦差队伍一个任务,就是沿路不但要大张旗鼓而且要尽量拖延,能捞就捞能拿就拿能吃就吃。这件事情对于钦差队伍实在是太简单了,孟冲的干儿子们捞钱最拿手,让禁军护卫们甩派头混吃混喝也拿手。孟冲却只带了几个亲信连日连夜赶路,目的就是尽快赶到目的地。
孟冲好像有眼线一样,他每到一个地方,不但有人已经准备好了食物和马匹,而且会告诉孟冲下一个地点在哪里。孟冲也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强大,这些人都是东厂和锦衣卫这么多年来安插下来的结果。怪不得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能够知道这么多的秘密,怪不得天下官员和老百姓这么惧怕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孟冲等人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路,而且是专门走人言比较少的小路。每一个路口都有人等着孟冲,不但帮孟冲指明道路方向,而且为孟冲准备好了物资。孟冲虽然有点累,但是并不觉得困难,因为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不用他担心受怕。
当孟冲等人赶到一个不起眼的客栈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人注意。不过不是没有,而是对方做的比较隐蔽而已。一个抱着孩子的半大小伙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有意无意地靠近孟冲等人。孟冲身边的一个侍卫引起了注意,刚要出手抓住这个小伙子的时候,小伙子马上后退。同时孟冲等人感觉到了一股子压力,孟冲来不及反应就被人控制住了。对方以极快的速度靠近孟冲,同时用一只手不着痕迹地掐住了孟冲的脖子。因为孟冲被制服了,所以孟冲的亲信们谁也不敢动手,双方僵持在这个客栈的空地上。外人还以为双方认识的,正在打招呼而已。
“秦夫人,是我。我是老孟。请放手,我没有恶意。”孟冲被对方掐住脖子后,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松了一口气。孟冲终于见到了想要见到的人。虽然这个人不是要找的人,但是这个人的出现,代表想要看见的人一定在附近。这让路上有点担心的孟冲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孟冲马上意识到对方的不友善,所以他必须首先表示自己的善意才可以。不然的话对方也不是好惹的,他知道对方的本事,要是惹怒了对方的话,对方可以轻而易举地弄死自己。毕竟他和对方之前关系不是很好,要是来不及解释的话,真的有可能被对方误伤或者直接误杀。
对方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女性,她一边略微放松掐着孟冲脖子的手,一边看了看四周的几个孟冲亲信。她带着疑问的目光看着孟冲,虽然没有马上说话,但是孟冲感觉到了对方的怀疑。孟冲连忙搭了一个隐蔽的手势,让自己人放松,并四散把风。妇女见孟冲的手下离开了,这才放开了孟冲。孟冲一边对妇女露出笑容表示友善,一边不经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这个女人下手不轻差一点就把孟冲掐死了。
孟冲见四周没有异样,就靠近这个妇女。妇女虽然有点不自在,但是还是忍住了。看来这个妇女不但知道孟冲这个人,而且知道孟冲不会无缘无故来这里的。孟冲从来没有小看过这个妇女,平心而论孟冲一生之中佩服过的女人不多,李太后算一个,现在眼前的妇女也算是一个。
孟冲对这个妇女说道:“秦夫人。老孟我不是来闹事的。请您和秦大人放心。老孟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张大人和冯大伴要我来的。不然我老孟哪里知道您们的下落?放心,老孟我不会找您们的麻烦,现在不会,以后更加不会。”
妇女冷笑了一下,说道:“这么说我们夫妻要感谢您这个大内总管的大仁大义了?要不要我们夫妻带着孩子给您老磕头啊?”
孟冲没有理会妇女的讽刺,带着一点点哀伤说道:“秦夫人,说笑了。老孟我每一次和您们交锋,哪一次不是铩羽而回过?再说了老孟我已经不是什么司礼监掌印太监了。现在的我,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您们夫妻的对手了。”
妇女看着孟冲,发现孟冲不是装出来的。妇女说道:“怎么了?先自爱不是小皇帝刚刚登基吗?你不是先帝任命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吗?就算要撤换你,也不应该这么快才对。是不是你做了什么事情,逼李太后提前动手了?”
孟冲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秦夫人,您猜错了。这一次辞去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我自己请求的。就连这一次外出公干,也是我自己要求的。”
妇女突然严肃起来,说道:“孟冲,我知道你的为人。要是你孟冲有度量的话,当年我们夫妻也不会和你闹得这么僵。以你孟冲的性格和脾气,你不会也不可能对我们夫妻这么客气。就算你不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了,也不用对我们夫妻这么小心翼翼。说吧,谁让你来的?找我们夫妻干什么?”
孟冲松了一口气,说道:“秦夫人不愧是秦夫人,还是当年那个脾气。老孟我不得不承认,和你说话爽快。老孟我见多了官场的虚情假意,其实心底里真的喜欢喝你这种人打交道。老孟我就算不是男人了,就算是不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了,也不需要对任何人低三下四。我敬佩你们夫妻的为人,虽然我不喜欢你们夫妻,但是我希望大明像你们这样的人多一点。好了,私事我们以后再说。我带着命令来的。请问秦夫人,秦大人在哪里?我要亲自和秦大人办交接。”
第三十五回 巧辨真假三十五
妇女一听说孟冲带着命令来的,马上就明白了孟冲的意思。作为前司礼监掌印太监,作为一个资深的宦官,就算是高拱和张居正也不可能命令他。冯大伴也就是冯保也不敢在他面前指手画脚。唯一可以对他下命令的人很自由小皇帝和两位皇太后。小皇帝年纪太小不可能指挥得动孟冲这个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皇后,现在是陈太后了。她也不可能指挥孟冲来这里找他们夫妻。唯一的解释就是一个,小皇帝的亲娘李太后让孟冲来的。李太后对于他们夫妻十分忌惮,不然张居正不会力劝他们夫妻离开京城。看来这件事情不小,他们夫妻又要被卷进了官场的是非恩怨里面了。
妇女一边带着孟冲去找自己的丈夫,一边开始为自己夫妻的未来担心起来。不用说,他们夫妻就是秦泰和展小小了。就算她们离开了京城,麻烦依然不断,现在李太后索性把麻烦带到了这里来。展小小对于孟冲的到来并不是很高兴,甚至于有点反感。原因很简单,朝廷是一个大是非窝,每一次朝廷主动找上秦泰一准没有什么好事。虽然每一次秦泰都化险为夷的完成了任务,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好。秦泰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会得罪越来越多的人。这些人有的是秦泰的上司,有的是手里有权有势的大人物,更有的是秦泰不能得罪的人,可是为了办案秦泰把这些人都得罪了。这才导致秦泰在官场没有人缘,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愿意和秦泰做同事。就连一向看好秦泰,最支持秦泰工作的张居正和谭纶,也不希望和秦泰成为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展小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