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东河集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眼中,这一隆起,也就成了美,人们给它取名为“凤凰墩”。在不知何时而产生的一则民间传说中,泰州也因它而有了一个美称,叫做“凤凰城”。古城以“凤凰”名之的不止一个,就泰州而言,明明白白却与这样一座土丘有关。也许人们觉得这土丘太平常了,岂能跟山水之区的美景相比?是的,诚然如此;但梅兰芳公园、梅兰芳史料陈列馆(人们习惯称为“梅兰芳纪念馆”)在这座土丘上的建立,使事情起了戏剧性的变化。人们不由得想到,梅兰芳的祖父,“同光十三绝”的梅巧玲,作为鲍家坝附近梅家的人,不正是当年从凤凰墩上起飞而去的翩跹彩凤吗?而多年以后,梅兰芳率妻子回乡寻根,来到鲍家坝祖父出生的老屋,认梅秀冬老人为族兄,难道不正是“凤凰来仪”的千古一现?赵朴初词曰:“梅郎合受千秋供”,诚哉斯言。泰州“凤凰城”,就这样得到了最美丽的证明。

从前,“凤凰墩”上面,自然生长着一些草木,当中蜿蜒的小路是过路与郊游的人用脚踩出来的。东城河带着淮水,绕着“凤凰墩”转过去,流向南城河,与江水会合。“凤凰墩”就这样在平原小城人的审美眼光中成了山缠水绕的地方,弥足珍贵。无数次,和许多人一样,我曾把自己的目光,投向这里,遥望这里的日出,或者烟雨,或者从这里升起的月亮。我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中篇小说《白旗记》,也就结合着情节,把这里写了进去,作为我对这片风景的纪念:

“早晨,磨盘大的红日在城河彼岸的凤凰墩后面徐徐露脸,在东山寺宝塔尖旁停了一停,就冉冉上升,映红了半个天空。由于西北风夜里停止了,城河上结出了一层薄冰。一派银红的光辉透过迷蒙寒雾照耀着河滩、林木、城墙。遍地严霜,凝结在枯白的野草上,熠熠闪动。林间鸟雀喧鸣,野鸽与八哥成群地在城河上飞翔起来。”

当旧城改造成为建设的热点,对于一个标志性建筑来说,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不容易。而以梅纪馆为主体的梅园,是得到了普遍赞扬的。十多年来,梅园已经成为泰州首屈一指的“窗口”。政府方面接待贵宾,普通百姓招待亲朋,都要安排梅园一游。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梅园不语,来者自多。构思的高超,设计的适当,对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强调,对四周空间的照应和借景,都是成功之笔。如果当年不是把“凤凰墩”开发为梅园,而是弄成了一片豪华住宅区或五星大宾馆或一个疗养院,岂不亦可?但相较而言,还是创造出一个梅园来,更有重要的和长远的价值。也许正因为当时某种头脑还不是那样“热”,所以让文化的考虑占了上风吧?现在如果有人在无意中来杀梅园的风景,大约莫过于对城河沿岸这片“资源”过于喜爱,像热心打扮一个小女孩一样,你也给她头上插支花,他也给她脖子上来一个挂件,打扮得小女孩喘不过气来,最后大家都说,还是让她轻松一点、天然一些吧!

据当年建设梅园的人说,梅纪馆的房屋全是明代风格,却不是仿明,而是结合拆迁,从泰州一些街巷中移来的明代建筑,既保护了文物,又增添了新的文化景点。听之者无不首肯。陆镇余先生说,梅纪馆“投资只有原设计方案的百分之九,施工不到三百天,真不失为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有特色的工程”。不言而喻的是,如果顺从各方面利益的驱动,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美妙的构思,无法做到又快又好又省。梅园被时间检验为合格,得到人们由衷的赞美,显示着永恒,这是多么可贵,称得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1

写戏杂记(三篇)

1,血色宝石

我写戏剧《冀州记》;题材的获得;出于偶然。在翻阅《三国志》时,不禁为这样一些可以连贯起来的文字和事实所吸引:

◎ 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公许之……为子整与谭结婚……

◎ ……公之围邺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公遗谭书,责以负约,与之绝婚,女还,然后进军。

◎ 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诛其妻子,冀州平……

◎ 子整,建安二十三年死,无子。

这里显然有一个无辜而不幸的女子,那就是袁谭的女儿,曹操娶她作儿媳,后来又遣还她,最后在满门抄斩中死了,而曹子整也可能以至必然在精神上受到相当刺激,所以他才死得那样年轻并且无子。

“娶、还、杀”构成一个戏剧性的曲折过程,内涵着“历史&;#8226;人”这个主题,曹操父子与无名却在字里行间留下一抹血痕的袁谭之女这三人之间,在这件事上会有的思想与情感冲突,也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鲁迅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几千年封建社会浩如烟海的史书,满篇只有两个字:吃人。

也许可以拿这个材料来写一个历史小说,但它含有的戏剧性却暗示着可以用戏曲形式来叙述这个故事,艺术上当别有趣味。

有的戏因为缺少女主角而不得不杜撰出一个来,特别历史剧是这样,有时总显得不够自然,但这个戏里袁谭之女却是天然存在的,这实在是一个好条件。

主要人物只有三个,比较简单,但人物本身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与纠葛,并不简单,是写戏可以有为之处。

这个戏的背景铁马金戈,道地的三国戏,但又自然而然写的父子情、儿女情,它们彼此交错,又与背景发生冲突,所以也许能刚柔相济、既铿锵又柔绵且深刻。虽然我们的这种创作简直是建筑在戏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痛苦之上,但好在他们都死去近两千年了,距离感让我们能进入艺术的领域而欣赏这一真实的悲剧。

我珍惜这颗在史书字里行间埋藏已久的血色宝石,不愿过份雕琢它,也许换一位写戏老手,会写得更丰富更好些的。

2,沟通古今

《史记》里的《晋世家》与《秦本纪》,都记载秦穆公的女儿始则被嫁给人质子圉,在子圉逃走后,又被嫁给子圉的伯父重耳的事情,而《左传&;#8226;僖公中》又有一段更原始的记载,说这位秦女在服侍重耳盥洗时,态度很不好,有抗争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