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的贵戚,不少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嬴子弋在这帝国的根基越稳固,他们也就越不安。长公子殿下未尝不能利用他们?”
田言一笑,光彩夺目。
。。。。。。
儒家,小圣贤庄,听涛阁。
听涛阁建立在海边的崖石之上。阁外,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颜路与子房站于其上,观测着茫茫无边的大海。
“想不到,终于还是让秦太子做成了。这样一来,想必大师兄的态度会松动吧!”君子如玉,温文尔雅。颜路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张良很羡慕颜路那种处变不惊的心境,只是他却是学不来。他的心中,装载了太多太多,始终是放不下的。
“四擒四纵,越王俯首。如此一来,百越之地,很难再起风波了,很多人怕是要失望了。”张良一笑,说道。
“哦?”颜路瞥了一眼张良,“我本以子房你也在这失望的人群之中,可是现在看来,却是不像。”
“师兄说笑了。天命如此,良又能怎么样了?”张良无奈的说道。
“天命?”
“良从学越久,却发现自己的越茫然无知。”张良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
“天意难测,子房不可妄言。”一声威严的声音传来,伏念从楼阁之中走出,走到了两人的身后。
“大师兄。”张良颜路两人俯身行礼道。
“颜路,子房,我已经向师叔请示过了。儒家自此开始,加入太子殿下的麾下。”
这一刻终于还是到来了么?
颜路与张良的心中同时说道。
“可是秦皇所作所为,终究是与我儒家的宗旨违背的啊!”张良看着伏念,还想要争辩道。
“没错,但秦太子也是帝国的未来。“
儒家的注并不是下在现在啊!伏念的心中如此说道。(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新都长安 域中霸主
“这便是长安么?”
韩信骑在马上,从高高的田垄上俯瞰着远处那座雄伟的城池,长安。
高达六丈的城墙,一眼望去,看不着边际。高大的城门,东西南北都置三门,可谓四方通衢之地,九州雄阔之都。
“这座城池前前后后已经动用了三十万劳役,眼下外部的设施已经修建完毕,开始着手修建皇城的城墙了。”
韩信的身旁,是来迎接他的太子府主簿萧何。萧何一身布衣,骑在马上,看似就像平常过往的商客。他与韩信先前同在太子府中,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因此也算得上十分的熟络。
“萧何大人,这座城池是太子殿下上疏修建的?”自从韩信接受了嬴子弋的兵符,他对嬴子弋的称呼就改变了。
“没错。”萧何点了点头,“不但如此,太子殿下还上疏在桃林修建关塞,在陇西,五车城,锦官城,乃至关东各地的大城附近修筑大型的粮仓,一系列的布置,实在是耐人寻味啊!”萧何抚摸着自己的长须,若有所思的说道。
韩信看了看萧何,萧何快过不惑之年,然而保养的却十分得当。紧致白皙的皮肤,就算说他二十出头也不是没有人相信。
“始皇帝陛下平地六国,眼下天下各地战乱初熄,本应修养生息,治田安民,然而。。。。。。”说到这里,萧何没有继续说下去。萧何善镇国家,安民众一道,精通律法刑名,掌管太子府中一应钱粮支出,手中掌握着庞大的财货通道。自然也知道,如今函谷关外民生何等的凋敝?在秦廷之中当了几年官,萧何自然感受到了如今咸阳城中那高踞九五之位的那位是何等的存在?天下初定,秦皇却在天下各地大肆的营修工事,筑长城,修驰道,建长安,通灵渠,废六国文字,统一度量衡。。。。。。。一系列的措施之下,若是换了一个手段稍逊一点的君王,怕是此刻天下早已经是烽烟四起。秦皇的存在,压得天下那野心勃勃的六国遗族不敢抬头。秦皇太强了!可也正因为如此,一旦秦皇不在了,那暗涌的潮流一旦喷发,将是何等的惊人的程度?
“萧何大人可感生不逢时?”
乍听此言,萧何心中似乎最为隐秘的地方似乎被人戳了个窟窿。再看向韩信时,对方那若有若无的笑意,犹如一道剑芒,锋锐无比。
好锋利的一把剑!
萧何的心中如此的说道。
“观萧何大人所言,韩信在这里问一声,萧何大人可是出自道家?”
韩信的直言不讳让萧何的心里产生了一丝不快。韩信见萧何不答,转而说道:“我等用兵之人,不问天下繁华,只问胜败生死。天下兴也罢,亡也罢!太子殿下所指,便是我辈所向。”
少年意气峥嵘,心中真挚,可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萧何不仅被少年的真挚所感染,刚才心中那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