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秦始皇 > 第121部分(第1页)

第121部分(第1页)

法。他感到父皇那种高高在上、一副征服者姿态的巡视令地方官员望而生畏,根本听不到下层民众真实的呼声,很多事情经过层层歪曲,早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他要一反其父所为,真正接近地方官吏和下层民众,看看大秦的基石是否真的那么牢固。

按计划,他取道魏地,经过赵齐,最后到达鲁地曲阜。

对于沿途的地方官吏来说,公子扶苏的出巡似乎没有多大的动静,既不像微服出巡,也不像公开巡视,地方官府被明令免掉接送的繁文缛节,乡间小吏却陪着公子和几名待从在市井茶楼出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公子扶苏经过与沿途地方小吏及乡老的叙谈,得知《焚书令》对于绝大多数的民众没有多大的影响,在魏地,一个县城也找不到几家藏有古籍的,黔首们对烧不烧古籍完全无所谓,他们大多不识字,每天忙于生计,谁也不会关心烧不烧书的问题。齐鲁虽说文风盛行,有些黔首认得几个字,但大多也不去读那些艰涩难懂的古籍。商贾虽然识字较多,但忙着赚钱,根本不关心《焚书令》,剩下的惟有靠古籍为生的儒生和其他的学者。这一阶层的人只占全部人口的极少部分。但是,由《焚书令》引发的问题都是可怕的:地方不少官员乘机勒索,借名敲诈,仇家借此诬告构陷;反秦分子借机从中挑拨煽动人们的反秦情绪。本来并无反秦之心的儒生学者也说这些古籍是上天借由圣人之口传下来的真理,嬴政烧这些书就是背逆天意、亵渎神灵。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反秦宣传员。

扶苏自幼喜爱读书,那些经典古籍他大多都读过,有些甚至熟能背颂。但是,他始终没有感到这些古籍对于大秦有什么危害。《焚书令》没有给大秦带来稳定,恰恰相反,疯狂的法令使儒生和学者把他的父皇看成逆天而行的千古罪人。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扶苏甚至能够感觉到帝国的基石在颤动。

他要尽自己的力量挽救这座将倾的大厦。便在一路上严办了几名借《焚书令》贪污和公报私仇的郡县官员,把他们谪放到边境修长城,黔首由此大快人心,无不称颂公子贤明公正。扶苏的贤名迅速传遍赵、齐、鲁三国。凡他经过之处,抗议朝廷的风潮迅速平息,地方吏民无不称颂,都在心里庆幸将来有这样贤明仁慈的好皇帝。

扶苏原先以为路途遥远,如今一路忙碌,不知不觉便到了鲁地。薛郡郡守与孔鲋等地方父老早已听说扶苏一路所为,不约而同出城二十里迎接。扶苏接见过他们之后,不入郡衙,而是先由郡守与孔鲋陪同前往孔子陵墓祭拜,又去大成殿观瞻孔子生前的事迹。扶苏对于这位二百多年前的学者的品行不由肃然起敬。他从父亲身上继承了法家思想的衣钵,也从那些经典古籍中汲取了儒家思想的营养。其实,儒家与法家思想并非完全对立,扶苏就是这两种思想的具体结合体。

薛郡郡守在扶苏欲出大成殿时,突然双手捧印信跪下,说道:“公子,臣自知有罪。当时臣曾向孔氏族人许诺,只要臣在郡守任上一天,就保证不拆大成殿。现在公子来了,臣理当革职问罪,拆不拆大成殿,臣也不用过问了。”扶苏不悦道:“你这是在要挟本官吗?”郡守谦恭地说:“臣不敢,臣是向孔氏族人兑现诺言。”“嗯,你以为本官一定要拆大成殿么?”

郡守愕然,不知如何作答。孔鲋在旁,听出扶苏话语中有商量的余地,立即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如蒙公子大恩,大成殿得以保全,先祖孔圣在天之灵及孔氏子孙万世永念公子的大恩。”

扶苏没有直接回答,却微微叹息说:“父皇崇尚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天下,通过严刑峻法约束人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大治的目的。令先祖孔圣述而不作,整理五经,对中原文化影响之大,前无古人,如橼之笔使得乱臣贼子人人恐惧,世上少了好多坏事。如果天下人都能崇文尚儒、修身养性,同样也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殊途同归,你们说,法家、儒家还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吗?”

孔鲋自然听出扶苏的弦外之音,心中窃喜。但是,扶苏不亲口承诺,大成殿拆不拆还是不成定案。因此,他依然忧心忡忡地说:“先祖孔圣著述再多又怎样?声名再好又怎样?还不是一把火烧个精光。”

扶苏意味深长地说:“孔先生,你以为一把火真能烧尽天下的书吗?”孔鲋故意装傻。

“怎么烧不尽。譬如这大成殿,竹木结构点火就着,不消半个时辰,灰飞烟灭。谁还敢冒灭族之罪重建不成?”

扶苏没说话,却把侍从等人全支出去。殿内只剩下郡守、孔鲋和他三人。才说道:“父皇颁行《焚书令》完全是一些腐儒惹恼的。这些人一天到晚引经据典、以古非今,其实,新制度比旧制度更符合现实,他们就是不肯睁开眼睛看一看。真正流传的东西是烧不掉的。大成殿是否藏有古籍,本宫不知。但是,天下肯定不止一处藏有古籍。朝廷内部就保存着完整的两套五经和《春秋》。在这次以古非今的风潮过后,再找工匠复刻和手抄。孔先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孔鲋跪着不说话,他担心的还是大成殿的存在与否。

“本官明白先生所想,”扶苏笑道,“在离京之前,本官已请求父皇,不必拆大成殿。”

孔鲋闻言,又惊又喜,老泪横流,重复地磕了几个响头。“老朽感谢公子!先祖在天之灵和孔氏子孙万代感激公子的大恩!”郡守也感激地磕头谢恩。扶苏说道:“郡守大人,该革职的不是你,而是处置不当、挑起民怨的官员。本官要法办薛郡监御史和县尉。”郡守惊得又磕头谢恩。

“公子圣明,薛郡父老感谢公子大恩。”扶苏将两人扶起,又问孔鲋说:“本官把心里话都说了,现在要问先生一句话。”

“公子尽管说,老朽一定据实回答。”孔鲋爽快地答应说。“告诉本官,大成殿有没有夹墙?藏没藏古籍?”扶苏正色地说,“在先祖孔圣面前是不能说假话的!”

“有夹墙,藏着好多书呢!”孔鲋毫不犹豫地说,“就是到了咸阳,老朽也敢跟公子说。”

“先生答得如此痛快,不怕本官反悔吗?”扶苏笑道。“公子乃未来的天子,金口玉言,岂有反悔之理!”

“不许胡说!”扶苏立即制止说,“本官不敢妄想。只是告诉先生,有价值的东西,会有很多人保护它。从地方到朝廷,从普通的百姓到王公大臣。”孔鲋叹息道:“《焚书令》初下,老朽担心、害怕,好多天都睡不着觉。听公子之言,老朽心安了。”

第十六章 长眠秦陵

秦始皇终于没有逃脱生老病死的天规,在巡游途中,阖目而逝……那座修造了数十年的秦始皇陵也终于派上了用场……只是,那陵墓中究竟埋藏着多少机关、多少瑰宝、多少秘密,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

扶苏出巡赵、鲁、齐三地,顺利平息各地民乱风潮,而且赢得一片称颂之声。

始皇真该对这个长子刮目相看了。这个外表俊美,看似柔弱的儿子,内里却继承了他性格的全部优点,处事果敢利索,不受传统习惯的束缚。但是,始皇也有几分不满,那就是扶苏对那些抗议者的退让似乎有损他始皇帝和朝廷的威严。那些称颂的声音在他看来是以朝廷的妥胁为代价换来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风潮已经平息,大秦的天下恢复了安定,扶苏功不可没。始皇也心静清闲了。国事安定的时候,他很容易又想到求仙上头去。徐福依然是没有消息,卢生也没有见到羡门、高誓,但却意外地遇到皇后。对了,皇后既然成了仙,一定有办法帮助他修炼成仙。始皇信心十足,因为羡门、高誓等神仙可以不帮他,皇后却非帮他不可。多少年的夫妻,皇后就是做了神仙也会想着他。要不然,也不会让卢生捎回那块写着“亡秦者胡也”的锦帕。他一阵兴奋,立即召来卢生询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