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嫡女正妻 > 第43部分(第2页)

第43部分(第2页)

这平阳水有多深,姚采澜不清楚,便也不敢轻举妄动。礼物奉的不薄不厚,言谈举止也甚是小心,不肯多说一句。内宅的妇人们,大多谈论的就是这平阳的风物人情,外加首饰衣裳之类的。

只有那王县令的夫人,生就一双三角眼,为人有点刻薄,但很爱闲谈议论别人。见姚采澜乖巧会说话,又不像自己常见的那起子人一样只是对自己一味的奉承,让人腻味,不面就起了谈兴,把这平阳县的各家指摘了一个遍,总之,是各有毛病,就是不如她。

比如说,宋县丞是个老学究,只会掉书袋。他夫人也是没福气,早就过世了,只自己守着个女儿度日,这么多年居然也不续弦,怕人家薄待了自家女儿。他家那女儿也是个别样的,性子泼辣的紧,小小年纪居然也就当起家来,把个家里管的严丝合缝的,别人当面都交口称赞,背地里却都嗤笑,不知让谁家娶了这母老虎去了。所以那闺女今年都十七了,婚事却一直蹉跎着。

再比如说,张主簿家里跟是一团糟,都四十来岁的人了还往家里抬小老婆。他家夫人也是木讷的,一天里讲不了十句话,叫人闷也闷死了,怪不得叫那些狐媚子爬到了头上去。家里一大帮子妻妾,却只养下了一个宝贝儿子,偏偏前年又得了个急病死了,幸亏早早的娶了妻,留下了后,否则的话就真成了断子绝孙的老绝户了。

至于驻军那边,她却一直不大来往,却说不上来什么。

听王夫人洋洋洒洒这一番话,比王小六在外宅边缘打探的则更翔实了一些,内宅的隐秘事更多一些。

哪个女人不爱八卦?

姚采澜十分感兴趣的听着王夫人“指点江山”,不时笑眯眯的接上两句,不知不觉的就过了个半时辰,王夫人直说的口干舌燥,丫头们也上来换了四五回茶水。

姚采澜看了看天色,告辞要走,无奈那王夫人好不容易碰上这位知情知趣的小友,谈性正浓着呢,非得留了她用了午饭才让她离开。

姚采澜看她颐指气使的,她身后跟着的两个妾室俱是唯唯诺诺的,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心里暗忖,王小六说的果然不错。

第二日自然是去宋县丞家,果然家里摆设颇为冷清。既然没有了主母,也只能是宋家小姐宋蕙兰并一个姨娘亲自招待。

那个姨娘并不多说话,看见人来也拘谨得很,两下里只匆匆见了一面就告退下去了。

宋小姐生的并不出挑,倒是个性情爽利的,干脆利落的举止倒为她的长相增色不少。

三言两语就和姚采澜攀谈起来,相谈的甚是融洽。

姚采澜一眼看到宋小姐所戴的一个绣百合的荷包煞是精致,便笑着一指,“宋小姐好巧的手啊,这百合绣的倒跟真的一般无二了!”

宋蕙兰笑着不依,“江夫人这是在笑话蕙兰了,看江夫人身上的这件袄子做的才叫别致呢!”

姚采澜今日因上门拜访,穿的格外正式,是一件鹅黄绣竹叶圆领缎面袄子,下面着了青灰色马面裙。

宋蕙兰便走上前细看,叹道,“江夫人这袄子样式新颖,想来是南边的新款了。尤其是这绣工不得了啊。往日里蕙兰只以为自己的绣技已算是不错的了,如今见了夫人的这件衣裳,方晓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不是虚妄了!”

姚采澜忙谦虚了几句,又说宋蕙兰的衣裳针脚才是细密。

两人于是说起针线来,倒是越说越投契,遂就姐姐妹妹相称起来。姚采澜年长一岁,自然就是姐姐了。

眼看着时辰不早,姚采澜要告辞,宋蕙兰却苦苦留人,姚采澜推辞不过,便在宋府用了午饭。

与在王知县家用饭不同,姚采澜心情放松多了,看宋家虽然并不多宽裕,但收拾的井井有条、整洁舒适,不禁对宋蕙兰更添了几分赞赏。

临走,姚采澜又再三邀请宋蕙兰去江府做客,一行人才告别而去。

又隔了一日,姚采澜方又正式装扮了,登了张主簿家的门。

光看这家里的摆设,确实比宋县丞家要好上不少,无奈却比不得宋家简洁大方,处处显得无章法。

张夫人领着儿媳妇接到了二门上。张夫人身上衣裳簇新,看着脸上却尽显老态了,双鬓已然有了明显的白头发,神态颇有些疲惫,看着这日子过的就不太舒心。

她那儿媳生的倒是一副好相貌,也是个爱说爱笑的性子。姚采澜仔细观瞧,见她身上穿着很是素淡,淡紫色褙子并月白色马面裙,头上饰物也并不多,只有一个素银簪子并一串白色带点子黄晕的迎春花。看来还没有出孝期呢。

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又一个苦命人罢了。看她的性格,不是个自苦的,这样日子也好熬些。

到了厅上分宾主落座,丫鬟却迟迟没有茶上来,那儿媳妇田氏尴尬的朝姚采澜笑笑,亲自去催了一次,又过了片刻,才有个丫头把茶奉上来。

姚采澜去看那张夫人,却见她依旧面无表情,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张夫人话也不多,只勉强寒暄了几句便没了话题,所幸有那田氏与姚采澜说些平阳城的风土人情,气氛倒也活跃。

不久,姚采澜见那张夫人脸上就显出了疲态,颇有些心不在焉,就识趣的告辞了。

张夫人也略略挽留了几句,见姚采澜执意要走,也就罢了。

这边都走完了,王子其的夫人才紧跟着来了,却是亲自上门拜访,身边还带着七八岁的儿子,大名王善于,小命叫虎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