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清朝欢迎你 作者未知 TXT > 第67部分(第2页)

第67部分(第2页)

胤冷冷一笑。“看来弟弟还要好好谢谢哥哥地!”

胤正在摇头想说不敢当。哪知胤话头一变。“谢谢哥哥千里迢迢地将那李家父子从徐州找来。还不嫌麻烦地先跑了一趟山西造势。在来到京城状告我地侧福晋。演出一场认女地把戏来!”

胤脸色一变,“这关我什么事情。胤你也是知道的,你哥哥我就是对赚钱感兴趣,其他的事情我都不放在心上的,哪里会有这么多歪心肠对付自己的兄弟?”

“如果是为了那毙鹰事件呢?”胤不阴不阳地说。

胤没有想到他倒是有胆量先提起这件事情来,想到八哥受的委屈,气得不打一处来,“毙鹰事件?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胤说道:“九哥,很多人都以为那老鹰是弟弟派人弄死的,恐怕连八哥都是这般认为的,其实,我是最冤枉的,那件事情出来之后,我也在京城查找到底是哪一个王八羔子干的,栽赃到八哥身上,没有想到,我这般含辛茹苦的帮八哥办事,你们反倒疑心到我头上来,”胤越说越气愤,“老天爷在上,谁陷害的八哥,让他不得好死!”

胤连忙拦着胤,“光天白日的,说那些诅咒地话干什么,再说,我跟八哥可是从来都没有怀疑你过,你又怎么能够为了小人地谣言,怀疑我们的兄弟之情呢?就算是八哥跟十弟,我也可以担保,他们都没有做过对你不利地事情,至于你那侧福晋的事情,要不是巧合的话,我倒是觉得三哥诚亲王有问题,他这些日子对这件事情很是关切,而且,也只有他这种酸气才能想出这种酸主意。”

胤好言好语将胤打发走后,望着胤坐过的椅子,“呸”胤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满嘴谎话,你就去骗鬼去吧!”

到了八月中旬,就是纳喇素琴的产期,李家连中秋都没有过好,纳喇素琴是在八月十五的下午开始阵痛的,一直到第二天下午都没有生下来,连着三个稳婆进了产房,李卫更是早就请假,呆在家里等妻子的消息,张氏也一直跪在菩萨像前不起来。祈祷菩萨的保佑。

直到酉时一刻(下午五点多),产房里才传来“哇”的一声婴儿初啼声,等在产房外的人们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一个稳婆抱着包在襁褓里的婴儿出来了,见到张氏和李洵、李卫笑道:“恭喜老爷太太大少爷。大少奶奶剩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足足八斤三两呢!”

李卫听了,高兴的合不拢嘴,第一个跑过去从稳婆地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自己的儿子,双手托着,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张氏看到笑着说:“傻儿子,孩子不是这样抱着的。”说完,从李卫手中接过自己的大孙子,示范给李卫看。

李洵也就着妻子是胳膊看自己地大孙子。脸上喜气洋洋,前些日子因李欢带来的隐晦一扫而空,满脸都是对于新生儿的喜悦。

当李伊水得知所谓的一斤是十六两的时候。自己家的侄儿体重八斤三两换算成后世就是十三斤一两,难怪稳婆说是一个大胖小子呢?

纳喇素琴生产了一天一夜,早已经筋疲力尽,等到李卫来到房间的时候已经睡着了,李卫摸了摸妻子沾满汗水的疲倦的脸颊,没有惊动她,一直静静地坐在她的床前。

虽然李家的中秋节没有过好,但是随后地孙子“洗三”就弥补了这一遗憾。

八月十八日,是李卫的长子的洗三日子。不但李家人全都到了纳喇素琴的房间里,李家在京城的亲戚族人,纳喇家的亲戚、张玟昭、李卫的同僚女眷,李洵生意上认识的人大都来李家祝贺,热闹的场面根本不像是李家刚刚乔迁来不到一年地样子。

“洗三”添盆礼最贵重的就是张氏放进去的一柄通体晶莹剔透的白玉如意,祈求孙儿一生如意。

张氏之后就是纳喇太太,她给自己外孙子的是一座赤金打造的弥勒佛。

第三个添盆的是客人中身份最尊贵的国公夫人张玟昭,之后其他的客人在按照尊卑远近依次往洗三盆里添礼,轮到李伊水地时候。她除了放进去自己亲手绣制的几套肚兜等小衣服外,还放进去了一对银制的长命锁………那是她用自己的私房钱购置的。

与在徐州的习俗不同,在京城负责洗三的接生婆一般都是叫做收生姥姥,看到客人们往洗三盆里添礼时说的祝福话也有所不同,等到洗三结束后,收生姥姥告辞,其他客人也陆陆续续的告辞,张玟昭跟张氏也离开纳喇素琴地房间,到正房来说话。

张玟昭问姑姑自己地这个小侄子的名字叫什么。

张氏笑道:“大名还没有起。小名他父亲起了两个。顺儿和期儿,但是还没有决定要用那个名字呢。现在都是小子小子地喊着呢。”

“顺儿寓意是顺利,期儿寓意是希望,到都是好名字,连我也分不出那个名字更好一些。”张玟昭默念了几遍这两个小名,最后笑道:“要是能将这两个名字合到一起那该多好啊,希望一切顺利!”

张玟昭的话给张氏提了醒,“顺期不,期顺,这个名字最好的了。”

看到张氏露出笑容,张玟昭又闲话家常了几句,便向姑姑告辞,待到张玟昭起身的时候,张氏想起张玟昭引荐的那个周嬷嬷来,连忙向侄女道谢,这个周嬷嬷教导几个女儿出乎张氏意料的好!

“期顺”这个名字也引起了李洵和李卫以及纳喇素琴的赞同,于是就将这个名字作为李家新生儿的小名,

这些日子,李伊水除了跟周嬷嬷学习规矩,弥补自己与李汶水李沉水等人的差距外,就是逗着自己的小侄子玩,期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但是清醒过来的时候李伊水等人经常来嫂子的房间,小期顺的骨头软,纳喇素琴不敢让几个小姑抱孩子,所以小期顺都是躺在小小的婴儿床上看着几个姑姑拿着拨浪鼓或者其他的玩具逗自己。

嫡长孙的出生也让李洵真正的从李欢的事情中走了出来,现在他一提起小孙孙就满脸笑容,笑得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了,而李卫也听了妻子的劝说,再也不在父亲面前提起关于让李欢认祖归宗的事情了,渐渐的,李欢仿佛被家里人淡忘了。

虽然李欢被人淡忘了,但是有一个人并没有因为家里添了新生儿而少了对他的关注,那个人就是李纪。

马上就要到秋试了,李纪这个担负全家人光宗耀祖重任的秀才自然是家中的重心,除了在侄儿洗三的时候他过来了一下,为侄儿添了一套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里埋头苦读,并没有出来关注其他的是是非非,而苏青川也是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辅导李纪的功课上面。

苏青川见考试时间一天天临近,便开始劝说李纪到外面走走,参加一下今年科考的秀才之间的聚会,以便多得到一些消息。

李纪却是闭门读书惯了的,并不擅长交际,加上自己要去参加的聚会并不像在徐州那样是原先的熟人,而是全都是陌生人,更加不愿意去了,苏青川无奈,只好陪着他一同前去那些聚会,顺便教他一些跟别人打交道的常识。

科举考试在无数人的紧张期盼中如期的到来了,这天李纪怀着紧张期盼的心情前往国子监参加自己的院试。

与前两次不同,李卫因为要到衙门当差,不能来送李纪,李洵年纪大了,加上这些日子殚精竭虑,也没有精力大清早的起来送李纪,张氏原本派人驾车科举当天直接送李纪到考场的,哪知李洵到了后半夜就再也睡不着了,张氏只好陪同丈夫起来,吩咐翠萧到李纪的院子里看看,要是李纪三少爷起来的话,让他先到正房一趟,再出门。

等到李纪来到正房的时候,看见除了大嫂外,全家包括大哥四个妹妹都在,李洵又像往常一样叮嘱了李纪认真答题之类的话,李纪听了心里暖暖的。

李纪在考场上用的食盒早就在准备妥当了,其中当然少不了李伊水吩咐的核桃之类的健脑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